Good Luck To You!

熊猫体育官网-韩旭:我一定会再次出去锻炼自己的简单介绍

意甲 9℃ 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慢性病,其发病过程和治疗过程的共同点就是“慢”,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1

  对疾病不够重视

  有人认为,慢阻肺是一种慢性病,不会在短时间内让自己陷入重病的状态,加上稳定期的症状不太明显,因此不必经常治疗。往往等到病情出现急性发作时,如咳嗽加剧、痰多、气喘、甚至发烧时才求医用药。这种态度是极度不可取的。据统计,病人每发生一次慢阻肺急性发作,就会导致肺功能衰竭10%左右。

  2

  急于求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持续气流受限并进行性发展的特点,需要有计划综合性的长期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很多患者急于求成,用药或物理治疗一段时间后,发现症状并没有明显地缓解,就开始泄气,或者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和长期地规划治疗,往往造成疾病反复发作,加重病情。

  3

  缺乏疾病知识

  相当多的患者对于自己的疾病和药物以及治疗方式不够了解,盲目治疗,不能规避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如一有感冒的迹象就擅自反复使用抗菌药物,频繁更换药物,这样会产生细菌的耐药性;不能合理规范地使用激素,造成因激素带来全身的副作用,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老年人要通过健康呼吸公众号、医疗咨询或阅读科普资料关注疾病知识,对自己的病情和防治常识有所了解。

韩旭:我一定会再次出去锻炼自己的简单介绍

  4

  病急乱投医

  有的慢阻肺病人病急乱投医,到处寻找“治疗”慢阻肺的“偏方”。不仅花了冤枉钱,还耽误了正规治疗,甚至因为所谓的“偏方”里含有副作用的药物使得身体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或出现其他并发症。

韩旭:我一定会再次出去锻炼自己的简单介绍

  5

  稳定期放弃治疗

  爬楼梯运动

  一般慢阻肺患者在病情的急性发作期会按规律、按时用药,病情得到缓解后,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忘服或漏服药物,甚至有的干脆停止用药。长此以往,不但起不到治疗效果浪费钱力物力,还会使肺功能下降,慢阻肺急性发作也越来越频繁,慢阻肺也就越来越难以控制。

  6

  只靠药物维持

  有些患者相信药物治疗是万能的。因此大量使用药物,忽略了其他治疗方式。慢阻肺病程长,即使在稳定期亦呈进行性发展,并且病情多变,应该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包括戒烟、药物治疗、祛痰、康复锻炼、营养支持、家庭仰疗和心理治疗等,并且需要结合病情及演变加以调整。

  7

  忽视康复锻炼

  很多患者常常以为自己体质较差,肺功能不好,活动后气短加重、疲劳不适,连上楼都要休息很多次,因此很少主动参加康复锻炼。研究表明,通过锻炼可以减轻病人的症状,改善心肺功能,预防或减轻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患者要尽可能地进行康复锻炼。

  8

  缺乏治疗信心

  慢阻肺患者偶尔存在不积极配合治疗,缺乏信心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慢阻肺已经是肺部的实质性病变,症状非常痛苦;其次是因为目前还没有完全根治性的药物和治疗方式;再次是因为治疗慢阻肺的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方式起效一般都是比较慢的,有些患者在接受一段时间治疗没什么效果,就会放弃治疗,造成治疗延误。患者要正确认识疾病,针对慢阻肺目前的医疗措施只能达到有效控制病情,并不能达到根治的目标。

  9

  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有些患者在慢阻肺得到控制后的一段时间开始掉以轻心,结果一不小心又会咳嗽、气喘加剧。慢阻肺就像感冒一样,今年治好了,明年因为自身抵抗力、天气等原因还是会再次感冒的。如果慢阻肺患者平时不注意防护,即使目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很可能会因为感染等原因再次发作。

  提醒

  患者要坚定信念,配合专业医师的指导,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慢阻肺一定会得到良好控制的!

  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健康呼吸,微信号:youkangwang609,关注有机会免费获得至简清肺仪,排痰排气疏通气道。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